山区古庙中供奉罗㬋神八百余年、香火延绵。在国内也属罕见的罗㬋庙,近日在山西省柳林县陈家湾镇赵家庄村(古称罗㬋村)修缮完成。这座独特的古庙占地不大,依山而建,十分精致。秋阳高照,黛瓦映日,古柏参天,飞檐振翅,青山环抱,群舍簇合,像点缀在美丽山村的一颗明珠,熠熠生辉。
罗㬋庙主殿
据该村罗㬋庙正殿前石盆(香炉)刻石记载,该庙始建于金代大安元年(公元1209年末年-1211年),距今800多年,该村也属“千年古村落”。罗㬋庙在金代应为简易建筑,到元、明、清时期逐步完善,到清代整体布局修缮完成。据重修碑碣记载,清道光二十二年(公元1842年)、咸丰十五年(公元1865年)进行过两次修缮;二零零六年又进行过简单维修。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,一进院落布局,中轴线建有戏台、山门、正殿,两侧分别有配殿,戏台两侧建有钟楼和鼓楼。坐北向南,占地面积为717.01平方米。二零二二年四月十三日被柳林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罗㬋庙钟楼
罗㬋庙西配殿
据悉,这是继清代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修缮。经多年的风雨侵蚀,庙内到处是残垣断壁,地面凹凸不平,梁木残损,正殿及戏台顶部经常渗漏雨水,给乡民祭拜和举行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。近年来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村里的一些有识之士积极建议修缮古庙宇,在上级文物部门的指导下,专门成立了村文物专项保护小组,于二零二三年三月正式启动修缮罗㬋庙工程,按照恢复原貌、保持古香古色风格,村民们集思广益,出谋献策;本着户户出力,人人奉献,自愿捐赠的原则,目前为止基本完成了修缮工程,古罗㬋庙朴实、端庄、雄伟、壮观之风貌得以重现。
罗㬋庙俯瞰图
罗㬋庙,因主殿供奉罗㬋神而得名。罗㬋,为明神话小说《封神演义》中的人物,原名彭遵,是商纣王麾下一员大将,是界牌官的先行官,为总兵官守将徐盖的两大部下之一,彭遵在迎战西歧大军时,与周军先行官魏贲交锋,硬战不敌,竟使用左道法术“菡萏阵”将魏贲炸死,后来他也被周将杀死。姜子牙歧山封神时,将彭遵封为“罗㬋星”之神。据县文物局资料证实,原正殿砖砌台基高0.33米,面宽三间,进深四椽,单檐硬山顶,五檩前出廊结构,柱头科四攒,平身科三攒,均为一斗二升交麻叶头,明、次间均设槅扇门,两山墙墀头砖雕“寿”图案。殿内东西墙绘制清代壁画,面积约四平方米,大部分在文革时已损坏。两侧配殿分别供奉马王、牛王、虸蛾、土地诸神。这是一座集神话故事、道教、民间传说和民俗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寺庙。
据前面所说罗㬋殿前石盆刻石记载,该村罗㬋庙是由本村即古时候罗㬋村(原名)首户张云和其弟张氏(因碑残损无法辨认)和张茂三兄弟施地一亩,石匠陈望“自发愿心”施石蘸盆一座,于泰和七年九月十九日(公元1207年)起在此焚香祭拜神灵,以求“安庆、增福、延寿”。又于大安元年(公元1209年末年-1211年)聚集他人在此举行祭拜活动,由此可推断,这就是罗㬋庙的前身。据村中祖辈流传着这样两个有名的故事:第一个故事是“狐仙噙牌”。当时村民决定建庙选址是在现址的东北方向,大约离现址二百米远的山坡上,当风水先生看好了位置立下了牌位准备择日动工修建,第二天却发现牌位被狐狸噙到了现在的位置。可见,罗㬋庙选址是神灵的意愿。第二个故事是“张氏捐梁”。村民在建庙过程中,房顶需要一根很大的横梁,有人反映离本村五公里外的张家社有一位姓张的人家,有一根木梁非常适合,人们便来到他家求购,可说了再三主人仍是不许。人们扫兴而归,大家便来到罗㬋神面前焚香祷告,向罗㬋神叙述了原委,谁知罗㬋神真的显灵了,当天这张氏之子突然得了头痛之疾,高烧不退、晕厥不止,多处求医也无济于事。这时主人意识到恐与赵家庄村人修庙求购梁木之事有关,便召集家人商议,打算无偿捐赠,并与众人一起把梁木送到了赵家庄村,此时,儿子的病却不治而愈。还有一件奇怪的事情是“蟒蛇现身”。“文革”、“破四旧”时,红卫兵把庙内塑像全部捣毁,当砸到罗㬋神像时,突然从神像的底座下爬出一条的巨大的蟒蛇,吓得众人四散逃跑,再也不敢继续拆除。
几百年来罗㬋庙演绎着众多的故事。每年农历九月十九日,该村延续了古代的传统,组织唱戏、闹秧歌等活动。人们在罗㬋庙举行祭拜活动,祈求家人平安、增福益寿。罗㬋庙历史悠久,名闻遐迩,据吕梁水文地质学部门资料显示,从中阳县城到石棚头村往西到柳林县青龙城以东,共一百四十多公里河沟就是以罗㬋沟命名的。
在罗㬋庙右侧二百多米的村口位置有观音庙、庙正前方有老爷庙,观音庙和老爷庙中间有天地庙和大戏台(现已被水库泥土掩埋),均为明清建筑。古时候的赵家庄村是以罗㬋庙为主,集佛、儒、道、神话传说、民间和民俗文化一体的古庙建筑群。
罗㬋庙戏台
罗㬋庙山门
修缮罗㬋庙是积德行善的大好事,对满足百姓期望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、承蒙福祉的生活,同时对保护文物古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建设和形成良好的村风村貌,以至于培养和教育好下一代,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。随着社会进步和旅游业的发展,未来罗㬋庙必将成为乡村旅游观光的景点之一。
文/摄: 赵生伟 李永军
通讯员:王玉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