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,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,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、品德高尚、业务精湛、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,晋城市教育局积极挖掘优秀校长典型事迹。陆续推出 “我们的好校长” 系列报道,本期聚焦高平一中的赵海广校长。
赵海广常言:“校长不是一种荣誉称号,而是一种压力,更是一种责任。” 每天清晨,第一缕阳光尚未完全照亮校园,他便已准时站在校门口,带着温暖笑容迎接上早读的师生。从教多年,他始终坚信,用脚步丈量校园、找寻问题、排查隐患,是最佳的管理治校之策。
在教学楼过道,常见赵海广认真巡视的身影。“你看这个柜子,中间得用东西支一下,不然很快就会塌。还有这扇门,开关时总会发出声响,要及时处理,不然会产生噪音,影响孩子们。” 他关注着校园里的诸多细节,像学生水杯原本放在桌上占地方且不安全,他便提出让学生将水杯统一放置在教室外;发现书柜门变形,通过在合适位置垫东西解决承重问题。在他看来,小事即大事,细节关乎管理。他秉持当下发现、当下解决的原则,从问题出发,不断优化管理模式,提升管理效能,朝着卓越管理目标迈进。“我觉得,这些工作中的小小确幸,其实就是管理。教师的成长,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、授课技能、管理经验上,更体现在看不见的心灵成长和精神丰盈上!” 赵海广如此说道。
多年来,赵海广坚持管理下沉,边巡视边解决问题。他用速度与细致确保学校常规问题能够及时整改、日日清零,极大地缩短了管理链条,提高了管理实效。贺永刚老师回忆:“赵校长常说‘坐在办公室里看到的全是困难,走到一线去遇到的全是方法’。他总强调,很多细节问题不必层层汇报到校长办公室,我们应带着问题下沉到现场,在实践中寻找最直接有效的解决方案。”
午间,结束一上午忙碌的赵海广仍未停歇,他会漫步走进食堂和宿舍,关心学生的就餐与住宿情况。路上遇到的同学会主动与他打招呼,向他反映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,分享近期情况,他总是耐心倾听、及时回应。他常说,用脚步丈量校园是最好的师生交流方式,只有走进学生生活,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,给予最需要的帮助。学生田思睿表示:“赵校长是一位能走进学生生活的好校长。去年我准备运动会时,在操场偶然碰到赵校长,他过来给了我一些技术指导,提醒我比赛中的注意事项,还给予我极大鼓励,让我在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。” 学生许力灿也说:“每当赵校长出现在教室外楼道,我们都愿意上前向他请教问题,他总会耐心为我们一一解答。”
赵海广深知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。多年来,他坚持推门听课,组织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,深入了解教育教学现状。发现问题后,他与老师们共同分析原因,研究制定改进方案。教师常红光感慨:“他始终以身作则、率先垂范,要求我们做到的,自己必定首先践行。他尤其善于启发引导,哪怕是日常交流,也总能以独到视角和见解,让我们获得全新启发与收获。” 在管理工作中,他坚持抓教风、抓学风,积极解决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。
赵海广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和领导魅力的校长。自上任以来,他完善了一系列涉及教师考核、职称评定等重要制度,积极推进阳光分班,确保公平、公正、公开、透明。他善于挖掘每位教职员工的潜力,通过合理分工和有效激励机制,并积极争取青龙集团教育基金和小铁老师教育基金等,极大地提升了老师们的工作热情,为高平一中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大动力。
校园是孩子们学习与生活的地方,是他们成长的源泉。为构筑理想的工作学习环境,赵海广提出 “静、亮、美、稳、暖” 的校园改造方案。“静” 方面,课间无施工嘈杂,汽车禁鸣笛,校车避开教学楼,员工禁止喧哗,营造静谧教学氛围;“亮” 方面,增添路灯、更新教室灯具、清洁办公角落、更换透窗门帘,让校园处处光亮;“美” 方面,绿化环境、补种草皮、清理污水,增添自然之美;“稳” 方面,维修水电暖设施、修缮桌椅板凳、固定班旗位置,确保校园日常运转平稳;“暖” 方面,增设运动室、调配休息室、安装充电桩,满足师生生活所需,暖人心扉。赵海广说:“我心目中的好学校,应该是让学校成为学生和老师最向往的地方。”
多年来,赵海广以脚步丈量责任,用细心浇灌校园,赢得组织、师生、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。他先后荣获山西省 “优秀辅导员”“先进工作者”、晋城市 “教学能手” 等荣誉称号;撰写的论文《强化学校管理、争创一流学校》《用爱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》分别在《学习方法报》《德育报》发表。他还被中国陶行知研究会、师范教育专业委员会、德育报社聘为 “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” 研究会研究员。2024 年 9 月,赵海广积极响应《晋城市关于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方案》,从校长岗位走上校党总支书记岗位。相信在新岗位上,他将坚守初心,引领高平一中迈向新的辉煌。
(供稿:袁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