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益头条
从环卫工翻8吨垃圾找手表看公共服务与公益
发布时间:2025-07-21     来源:慈善公益报山西

近日,山西大同的一则新闻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:广东游客卢女士的孩子将儿童手表放入高铁列车垃圾袋,下车时不慎遗忘。次日,卢女士拨打12345热线求助,随后两名环卫工人花费4小时,徒手在8吨垃圾中帮其找回了手表。这本是一则展现城市服务效率与热心助人精神的暖新闻,却在网络上引发了诸多质疑。

两名环卫工正在垃圾中翻找电子手表 山西晚报/图

事件回顾,7月1日下午,卢女士一家从太原乘坐高铁抵达大同,孩子玩耍时将手表放入垃圾袋,出站后卢女士向派出所求助,因手表有定位且仍显示在大同南站,判断已被当作垃圾处理。次日,卢女士本打算放弃,在他人推荐下拨打市政服务热线。大同市新城环境公司工作人员迅速响应,追踪到手表在中转站挤压箱内,箱内约8吨垃圾,寻物难度巨大。为尽快找回,工作人员将垃圾转运至富乔垃圾焚烧发电厂空地,两名环卫工人徒手翻找4个多小时,最终成功找到手表并当晚送还卢女士手中,面对卢女士发的感谢红包,环卫工人婉拒。

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。其一,为一块普通的儿童手表,动用公共资源,让环卫工人在高温下辛苦翻找4小时,耗费如此人力物力是否值得。儿童手表并非如人工耳蜗等关乎生命健康或具有极高价值、不可替代的物品,从成本效益角度看,似乎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。其二,在这一过程中,环卫工人的权益保障引发关注。高温封闭的环境下长时间徒手翻找垃圾,对环卫工人的身体健康存在潜在风险,而报道中未提及对他们额外的补贴、防护措施以及后续奖励机制,这让众多网友为环卫工人抱不平。

对于这些争议,大同市城管局回应称此前也有帮市民寻找失物的先例,此次并非特殊个例,只要百姓有需求,他们肯定去做,没有过多考虑 “值不值” 的问题,且此次求助的就是普通游客。这种为民服务的态度值得肯定,但也反映出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。公共资源是有限的,在提供服务时应进行合理配置与科学评估。12345等城市服务热线需建立更完善的价值评估体系,区分紧急救命物品与普通失物等不同情况,在满足民众需求与优化资源利用间找到平衡。

值得欣慰的是,事件发生后,大同当地环卫公司计划拿出一部分经费成立 “助人为乐” 基金,给予此次涉及的两名环卫工人奖励,并将此工作常态化。这一举措不仅是对环卫工人辛苦付出的认可与补偿,更是一种积极的导向,有助于形成长效激励机制,让更多乐于助人的员工得到肯定,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公众对环卫工人权益保障的担忧。

综观此次事件,暖新闻“乍暖还寒”的背后,暴露出城市管理中的诸多难题:如何统筹服务与效率?怎样在提高城市温度的同时明确规则、控制成本?如果说“只要老百姓有需求,我们肯定去做”阐明了一种服务态度,那么如何在“有求必应”与“资源节约”间找到平衡,如何把好事办好、实事办实,才更加考验着管理部门的“绣花功夫”。

城市的 “以人为本”,应体现在对待每一个人,无论是外地游客还是本地居民,无论是享受服务的对象还是提供服务的劳动者。公共服务不仅要有温度,更要有尺度,在热心帮助他人的同时,需充分考虑各方利益与资源的合理运用。这起事件也提醒我们,在追求城市服务质量提升、展现城市温度的过程中,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与机制,让每一次的帮助行为既温暖人心,又合理有序,真正实现公共服务与公益事业的有机结合与良性发展,使城市文明建设惠及每一个人。



编辑:任道浩
审核:李天保
上一篇:侯马 “心灵护航 快乐暑期” 夏令营首站走进张村学校 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收获成长
下一篇:柳林县 “柳林书声” 公益阅读活动:让经典书香浸润童心,共筑文化传承之基
关于我们    -     权利声明    -     人员查询
地址:山西省太原市北大街12号  热线:0351-3184777
晋ICP备2024043069号-1   

扫码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