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运城市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系统施策、靶向攻坚,改革创新、破解难题,建立健全“三维融合”机制,着力强化思想引领、优化组织功能、深化作用发挥,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,让银发力量在“一城两区三门户”建设中焕发出新的光彩。
运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、老干部局局长丁文玲在河津调研指导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
一是将思想铸魂与行动赋能相融合,将学习成果转化为“银龄添彩”的内生动力
以系统学习筑牢思想根基。依托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老干部党校、老年大学、红色教育阵地等,利用“离退休干部工作”“山西老干部”“中共运城老干部局”微信公众号及微信工作群,打造“三堂一课一教室一线路”培训模式,通过集中领学、专题研学、观摩见学、上门送学、邮寄助学、线上推学等形式,引导老同志带着感情、带着信仰、带着责任及时跟进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,增强坚定拥护“两个确立”、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的思想自觉、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。
“七一”前夕,临猗县离退休干部党委组织党员开展“重温入党誓词”活动
以实践转化凝聚行动力量。从三个层面推动学以致用、学用结合,让理论学习“活起来”、把学习成效“显出来”:在总书记考察运城两周年之际,组织老干部赴运城盐池、运城博物馆再走领袖线路、重温领袖嘱托、感悟领袖关怀,凝聚奋进共识,擦亮银发底色;组织老干部寻访红色足迹、接受爱国主义教育,砥砺“离岗不离党、退休不褪色”的使命担当;组织老干部开展“学回信精神·助改革发展”专题调研,观摩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情况,见证运城发展成果,强化助力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自觉。其中厅级老干部在开展“践行领袖嘱托 助力山水城融合发展”专题调研中,所提的12条建议被市直相关部门采纳。
二是坚持支部优化与要素配套相融合,将组织优势转化 为党建工作的质效提升
优化支部设置,夯实组织基础。在13个县(市、区)实现离退休干部党(工)委全覆盖的基础上,按照“抓规范、强基础、促提升”的工作思路,牵头组织市直工委、财政部门、支部所在单位围绕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设置、经费保障等召开联席会议,不断优化党组织设置,将全市82个超编“大支部”、17个“大总支”全部“瘦身”为50人以下的支部,使全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由去年570个增加到656个。
闻喜县委老干部局、离退休干部党工委举行“光荣在党50年”纪念章集中颁发仪式
巩固拓展成效,释放聚合效应。在支部优化的同时,一体实施“六好”示范党支部创建、后进支部整顿、流动赏管理、学习活动阵地建设“四大行动”,实现有形有效“双覆盖”、质量效果“双提升”。在示范党支部创建方面,修改完善《运城市离退休干部“六好”示范党支部(总支)评选管理办法》,在去年创建4个省级、25个市级“六好”示范党支部的基础上,今年继续推进创建工作;在后进支部整顿方面,通过检查督导、资源共享、活动联办等办法,由“先进”支部与“后进”支部结队163对,整顿“后进”党支部升级赶队,保证“不让一个支部落后,不让一名党员掉队”;在流动党员管理方面,为600名流动党员建立管理台账,组织引导老同志就近就地参加党支部学习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,确保流动党员流而能学、流而能为;在学习活动阵地建设方面,采取“单位主建、社区助建、小区帮建、企业援建”的做法,逐步落实学习活动阵地“有标志、有场地、有设施、有制度、有经费、有活动”“六有”标准,要求“六好”示范党支部必须有相对独立的活动场所,从而不断提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的制度化、规范化、科学化水平。
三是坚持党性锤炼与价值实现相融合,将宗旨意识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
以“党性体检”强化党员意识。组织老干部认真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,市县两级宣讲中央八项规定精神16次,参观警示教育基地14次,因地制宜举办“小马扎、情景式、黑板报”等各类党课320余场次。通过对照党章党规、先进典型,从理想信念、宗旨意识、作风纪律等方面进行自我检视、相互评议。设置包括“是否按时交纳党费”“是否规范参加组织生活”“是否遵守社会公德”等具体指标的“体检清单”,让老同志明确努力方向。
芮城县“银发人才库”水利专家赴陌南镇马崖扬水工程,开展“学回信精神·助水利发展”专题调研
以作用发挥绘就人生新画卷。围绕高质量发展,组织“银发人才库”专家开展“政策宣讲+爱心义诊+农技推广+文艺演出”活动,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。围绕基层治理,学习推广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陈潼兰调解经验,联合司法部门选聘320名调解经验丰富、法律素养过硬的老干部担任“银发调解员”,通过“田间恳谈”“地头唠嗑”深入矛盾一线,截止6月底,累计调解债务、婚姻、劳务等各类矛盾纠纷297起。擦亮“银发红管家”品牌,2.1万余名老干部活跃在854个小区,依托“圆桌议事”“小小板报”“爱心驿站”等平台,开展文明创建、环境整治等活动,为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作出了突出成绩。围绕青少年培育,联合市关工委、市延安精神研究会、三晋文化研究会等在中小学校开展红色教育和传统文化传播56次,受众师生近3万人。联合教育局开展“青蓝工程”行动,77名银发专家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成才。盐湖区“银龄育苗”、闻喜县“老少牵手圆梦”护航上千名青少年健康成长,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注入源源动力。